結合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常見類型進行說明
電子檢漏儀檢測管道漏水的步驟如下,結合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常見類型進行說明:
一、檢測前準備
關閉水源
確保管道內充滿水且處于靜壓狀態(關閉進水閥,排空末端用水設備)。
環境降噪
避開強電磁干擾區域(如變壓器、電機),保持檢測區域安靜。
設備校準
開機后根據說明書校準靈敏度(通常需在無漏水區域測試基線值)。
二、接觸式檢漏儀操作步驟
適用場景:明裝管道、墻內 / 地板下管道(需鑿開局部面層)。
操作要點:
傳感器貼附
將探頭沿管道走向緩慢移動(間距≤10cm),重點檢查接口、彎頭、閥門處。
觀察信號變化
指針式:漏點處指針大幅擺動或超出基線范圍。
數字式:數值突然升高(如從 50μS 升至 300μS)。
聲光報警:發出高頻蜂鳴聲或紅燈閃爍。
標記可疑點
用粉筆在管道表面標記信號異常區域。
三、非接觸式檢漏儀操作步驟
適用場景:埋地管道(如 PE 管)、無法接觸的隱蔽管道。
操作要點:
地面掃描
將探測器以 “之” 字形路徑在疑似漏水區域地面移動,保持與地面平行(高度≤5cm)。
識別信號特征
電磁法:漏點處電磁場畸變,屏幕顯示波形突變。
電容法:土壤含水率變化導致介電常數異常,數值突降或升。
交叉定位
在多個方向重復掃描,信號最強點即為漏點正上方。
四、漏點確認與修復
輔助驗證
用濕度計檢測地面含水率(漏點周邊明顯高于正常區域)。
結合聽音棒二次確認漏水聲。
開挖修復
沿標記點垂直下挖,修復破損管道后再次打壓測試。
注意事項
環境干擾
金屬管道需避開強電流干擾(如高壓電線)。
雨天或地下水位高時可能誤判,建議晴天檢測。
管道深度
非接觸式設備對埋深>2m 的管道檢測精度下降,需配合鉆孔檢測。
復合管道
金屬 + 塑料復合管可能需同時使用接觸式和非接觸式設備。
適用場景總結
家庭管道:優先接觸式檢測明裝管,配合非接觸式定位暗埋漏點。
市政管網:非接觸式快速篩查,再用接觸式定位。
復雜場景:建議聯系專業機構,結合聲波檢測儀、紅外熱像儀綜合檢測。
通過以上步驟,可高效定位漏點,減少盲目開挖成本。